宁县米桥镇利用当地香包刺绣传统优势,成立香包刺绣扶贫车间,玩彩网app“炕头经济”,带动1000多名妇女增收70万元。
“老虎枕,一天能做三四个,一个8块钱,耳枕一天能做两个。”正在炕头忙活的雷改莲告诉记者,自己以前做香包零售,端午节期间能卖三四千块钱收入。镇上成立了彩霞香包扶贫车间后,考虑到自己腿脚不便,家里有90多岁的婆婆需要照顾,她便又在车间打起了工。
今年63岁的雷改莲是宁县米桥镇米桥村村民,一年在车间就能收入七八千元。雷改莲高兴地说:“大冬天足不出户,只需从车间领取生产材料,坐在自家的热炕头上就能赚钱,这让她感到很满足。”
雷改莲所说的车间是2018年米桥镇扶持彩霞香包有限公司建办的就业扶贫车间。车间建办以来,吸纳贫困妇女长期务工,通过实行按件计薪,把生产原料发放到妇女手中,实现了自由支配时间进行“居家式”生产加工,出门种地、回家挣钱两不误。宁县米桥彩霞香包有限公司负责人白彩霞说:“今年天气比较冷,考虑到车间上班,有些人路太远,不方便。最近深圳订了一万三千块钱的货,平凉订了九千多块钱的货。通过计件制我把材料发到农户手中,赶年前把订单完成。”
目前,宁县米桥镇香包产业有外包分散加工人员共1000多人,辐射到周边平子、良平、盘克等乡镇,其中固定就业的有300多人。年生产香包产品3.8万件,产品远销天津、上海、北京和广州等20多个大中城市和旅游景点,年销售额190余万元,带动周边1000多名妇女增加收入,实现增收致富。宁县米桥镇政府干部李琴说:“入冬以来在彩霞香包公司的带领下,有1000多名留守妇女在自己家的热炕头上就能实现就业,总收入预计达到70万。”
上一篇宁县:合作社助力就业扶贫
上一篇 : 宁县:合作社助力就业扶贫